当前位置: 教务处首页 > 实验室安全 > 安全宣传教育 > 正文

化学品安全:实验室的“隐形杀手”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4-06-12 】

化学品是实验室的常客,它们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无限可能,但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。了解化学品特性,掌握安全使用方法,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关键。

化学品的分类与危害

化学品根据其危险性可分为爆炸品、易燃品、氧化剂、毒害品、腐蚀品等。不同类别的化学品具有不同的危害特性,例如:

易燃易爆化学品: 如乙醇、乙醚等,遇明火、高温或撞击易发生燃烧爆炸。

有毒化学品: 如氰化物、汞等,可通过吸入、食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,造成中毒甚至死亡。

腐蚀性化学品: 如浓硫酸、氢氧化钠等,可腐蚀皮肤、眼睛和呼吸道,造成严重伤害。

化学品的安全使用

储存安全: 化学品应分类存放,避免混放。易燃易爆化学品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,远离火源和热源。有毒化学品应存放在专用柜中,并上锁管理。

使用安全: 使用化学品前应仔细阅读安全技术说明书(MSDS),了解其危害特性和防护措施。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,如防护眼镜、手套、口罩等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,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。

废弃处理: 实验产生的化学品废弃物应分类收集,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,避免污染环境。

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

泄漏处理: 发生化学品泄漏时,应立即疏散人员,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,如用沙土覆盖、用吸附材料吸收等。

火灾处理: 发生化学品火灾时,应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,并及时报警。

中毒处理: 发生化学品中毒时,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,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,如人工呼吸、心脏按压等,并及时送医救治。

化学品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重中之重,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,规范操作,远离危险!